close
 

 

 

For more information, please visit Chenhen Blog.http://www.chenhen.com/html/index.htm

 

一、     我自己唸英文,唸了整整十個月,天天接受魔「音」穿腦,大半時間都是躺著的,連我老媽都起了疑心。

二、     從英文一竅不通,到後來會聽,就會說,也會寫,善用各項學習利器,終於克服了英文恐懼症,十個月後托福聽力考了滿分(總分考613分),那年才滿十七歲。

三、      我平常花在「聽」英文的時間,比「讀、說、寫」要多上數百倍。如今,經常在翻書時,會發現我從來沒見過的生字,卻能理解它的涵意,原來是早已不知在哪兒「聽」過。這樣的生字,因為先有了一點印象,所以背記下來毫不費力,而且歷久不忘。

四、      我也從來沒有下苦工學文法,只是在「聽」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養成「說」的習慣。一面說,一面就逐漸明白英文文法的結構,繼而能準確掌握典型的語法,在使用時,隨便代入新字和新句即可。

五、     每次開口說話或下筆為文時,總是隨手拈來,哪有時間再去分析文法詞
態。何況很多字是習慣用語,聽久了,自然而然有感覺,有時根本沒什麼文法可言。

六、      學英文一定要學到滾瓜爛熟,而且要學到舉一反三的地步。最簡單而又快樂的方法就是:「聽」、「聽」、「聽」──一次又一次,「聽」了再「聽」。

七、     語言學習機的功能是利用自動播放系統,幫助我們反覆練習。把原有卡帶轉錄到本機上,克服原本無法分段重聽、快速搜尋的卡帶缺點,可以不斷地任意段重複放音,不需倒帶。把一句或一段英文錄下來,它可以連續播放幾百遍、幾千遍或幾萬遍,不斷地循環,永遠不厭倦。

八、       讓英文不斷刺激我的耳膜,這樣的結果,不想記住也難。尤其是一些單字的發音,我一邊聽一邊矯正自己,便能說得字正腔圓。

九、      每聽半或一個鐘頭,我總讓自己的耳朵休息十五分鐘,閱讀中英文書報雜誌,或打電話聊天、看電視,放鬆自己。

十、      我從音標開始讀起,聽光碟,只花半天就學會了音標。奇怪,過去那麼多年,居然都學不會?那段期間,我一共買了五百多張光碟和錄音帶,由簡而繁,從普通會話、演講,到小說故事都有。我尤其偏愛穿插音響效果的廣播劇,內容生動有趣。

十一、       一開始只能挑簡易的部分來聽,把難度高的丟到一邊。過一陣子再回頭聽,竟發現難度高的教材已變得比較簡單,容易唸。每隔兩個小時,則抓緊時間背新的生字,或複習舊的。我規定自己,每天至少背四至五十個單字。一個寒假,就有一千個單字。

十二、       一天十五個小時,我幾乎足不出戶。三個禮拜寒假結束,有一天在路上遇見兩個騎腳踏車問路的傳教士,驚訝地發現,他們說的話我都能聽懂,且能以簡單的英語回答對方。

十三、       即使到今天,我的音響隨時等在一旁,兩台電腦也終日守候,只要一有空,我就抓點英文來聽聽。因為喜歡,所以成了享受。

十四、       除非你能「過目不忘」(photographic memory),否則的話,學英文就是要重複重複再重複。

十五、       初學英文,一定要背生字和片語,等到累積足夠的辭彙量時,才能在聽、讀、說、寫方面,應付裕如。

十六、       任何方法,只要能讓英文學好,都值得試試看。一旦發現方法不合適,要快刀斬亂麻,改試別的。

十七、       每次,我遮住中文或英文的一邊,自己默背或默寫一遍,如果整頁全答對,就在小格子裡寫上日期,表示今天又背了一遍。

十八、       有效背生字,除了反覆背誦,還要採遞減背誦法。

十九、       新的生字,我第一天至少背五遍,第二天背四遍,第三天背三遍,依序遞減。到後來,每隔一天、兩天、五天、兩個星期……一個月、兩個月才背上一遍,把時間的距離越拉越長,等差不多過了半年,小格子裡已差不多填滿了日期,我再複習一遍,如果沒問題的話,便大功告成。把這一頁紙撕掉,從此不必再背,因為這些生字已牢牢記在我的腦海裡。

二十、       直到現在,我還記得17歲時背過的所有生字和片語。如果今天興致來了,一口氣背十遍,下回卻又等到三個月以後,這些生字對我們而言便永遠「陌生」。

二十一、         美國人如何增進字彙能力?他們聽錄音帶或 CD

二十二、         字背了以後,就是要去用。如果不去用,背了又有何意義?因此,一定要背有意義的單字和片語。這個單字,是從你所閱讀過的文章,或從你生活上所聽到或看到的句子裡挑出來的,而且一定要會發正確的發音。一個一個音節,大聲朗讀,咬字要清楚;咬字不清,單字就會拼寫得含糊。

二十三、         成寒教的跟述方法,我覺得滿受用的。她要我們聽清楚了才跟,不必每一句都跟,越練就越熟練,我就是這樣慢慢開口說英語的。

二十四、       昨天跟一位托福考近滿分,僅聽力錯兩題的讀者聊天,他承認聽不太懂電影或電視影集。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當年拼命唸了半年後,聽力只錯兩題,唸了十個月後,聽力可以滿分的原因了
1. 
〔舊托福〕聽力測驗,都是〔單向式的報導〕或〔兩人簡短對話〕較容易準備
2. 
一般人都是練習聽〔新聞報導〕--單向式
      或〔雜誌文章朗讀〕--單向式
 這當然能幫助一些聽力,但不夠全面化,雖然字彙量增加許多,但速度方面,無法應付日常生活各種情況,一個老外跟你講話,你能聽得懂(或像台灣的情況,外師都會配合你,越講越慢)。但一群老外在講話,你完全都聽不懂,而且一句話也插不進去
 同時,角色變化太少,以致於耳朵接受的刺激也不夠,以致於我在美國碰到一些人,他認真聽了台灣的英語雜誌十五年,卻無法完全抓住別人在說什麼。

3. 
當年我很幸運,一開始就聽〔多向式〕的戲劇有聲書,從很簡單的童書開始聽,由淺入深,進步非常快,到了美國,我覺得如魚得水,就是這個原因。

4. 
我認為電視影集和電影是訓練〔聽力〕和〔口說〕的最佳教材,但如果一開始就聽電影,恐怕霧煞煞(大家都是從小看電視和電影長大,但並不是這樣就會了),這之前還是需要由淺入深,練基本功才行。

二十五、  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中文或英文也好,首先是求大意懂,第二步才求細節,這樣才不會〔見樹不見林〕,拆開來都懂,合起來則不一定全懂。所以張介英的方法,我也做,但在第二步才做。我認為,你的聽力問題只是,沒有多方接觸各種不同人不同調調英語的刺激。還有〔速度〕無法完全適應,以致於無法輕鬆聽電影,一個人只要做到可以輕鬆聽懂電影,就差不多夠了

二十六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教大家用〔聽〕的做〔跟述〕,而不是看著朗讀(朗讀無法令你脫口而出)。只有〔5%〕的時間用看的,用眼睛一掃而過,認字就好,不是用〔數〕的,有的人看英文字,一個個字母看,好像在數一二三,這樣看太慢了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gWF0qa.IQU75Cnv6ZPZV/article?mid=238&pk=%E6%88%90%E5%AF%9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36 法郎 的頭像
    36 法郎

    36 法郎

    36 法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